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军民融合:西藏发展的“金钥匙”

2014-03-13 21:13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1959年,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西藏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伴随着驻军和武警部队在西藏援建的第一所学校、第一座医院、第一个电站等无数个“第一”的诞生,西藏经济发展从一穷二白中起步。

 

资料图片:新电教室里,边防警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使用电脑,牧民的孩子接受了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堂电脑课。

    今天,西藏自治区GDP由1965年成立时的3.27亿元增至2008年的395.91亿元,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已连续8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在谈到驻军和武警部队为西藏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时,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白玛赤林对记者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就是一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历史!”

    (一)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移交”,这是一次经济大“输血”,也是西藏驻军打破自身发展模式的一次传统观念大转变。

    20多年前,西藏军区将奋斗多年积攒下的“家当”——9个农场、16个企业、90万亩良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一开始,有许多同志想不通。然而,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西藏市场的蔬菜价格就下降20%,粮食价格下降40%,1700多名优秀产业工人和大批精良机械设备的补充,让当年西藏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7%,“大移交”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让驻地群众真正享受了实惠。

    今天,西藏人民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世代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食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堆龙德庆县乃琼镇乃琼村村民罗布次仁从西藏军区所属的七一农场接过11亩菜园后,在部队官兵的指导下成为一名菜农。如今,他家和许多藏族群众一样,餐桌上不仅有传统的风干牛羊肉、青稞酒,嫩绿的青菜、新鲜的鸡鸭鹅肉也是家常便饭。

    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宋景原告诉记者,“其实像这样的‘移交’在上个世纪几乎年年发生。每一次‘移交’对驻地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次强力推动,对部队官兵更是一次有力的思想教育。它使官兵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越牢固,发展的后劲才更持久。”

    8年前,全军劳动模范、西藏军区达孜农场党委书记蒋洪林因患严重的心肌缺血、流动性痛风,不得不转业返乡。临行的那天,驻地群众纷纷前来,夹道欢送。因为他给这里留下了满园的春色:首次在雪域高原成片种植常绿林成功,最早建成了西藏最大的综合生态苗圃,填补了西藏农业史上的40多项空白。

    谁也说不清,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中究竟有多少人像蒋洪林一样,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汗水。藏族群众没有忘记,第一次在西藏培养出良种猪的,是子弟兵;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种出玉米、水稻的,还是子弟兵……

    随着市场上商品的丰富,农牧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日益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互动效益,在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上,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二)

    文明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

    资料图片: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日土大队政委陈钢(中)义务为当地藏族群众传授蔬菜种植、管理技术(2007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从帮助西藏建起第一所现代学校——拉萨小学以来,情注西藏教育事业,一直是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支援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50多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为地方创建各类中小学校200多所,兴办“民兵夜校”、“帐篷小学”、“流动辅导站”等文化教育场所60余个。

    在林芝机场采访时,记者在出站口看到一位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汉子,正向游客介绍“藏家乐”。他是来自附近岗嘎村的农民拉巴。

    4年前,拉巴还是个一字不识的牧民。2005年,西藏军区某旅投资在岗嘎村援建了一所“扫盲夜校”,拉巴是第一个走进夜校的村民。在官兵们帮助下,拉巴不但学会了说汉语,还掌握了简单的英文对话。如今,岗嘎村“扫盲夜校”的牌子已换成了“文化科技培训中心”。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宋和平介绍,目前,西藏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8%,西藏73个县中已有63个县实现了“普九”,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2%,初中入学率达到90.7%,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功不可没。

    藏族谚语说: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汉藏团结,犹如茶与盐巴。

    多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坚持开展学习民族历史、学习宗教政策、学习民族风俗、学习民族语言,以及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的“四学习”、“三尊重”活动。为配合这些活动,他们还编印了《藏族民情风俗常识》、《常用藏语100句》等民族地区群众工作手册下发部队,使官兵熟记于心。

    如今,切玛、酥油茶成为雪域高原军营中的“常客”,唱藏歌、跳锅庄也成了高原官兵“拿手戏”,一朵朵文明相融的和谐之花,绽放在高原军营内外。

    (三)

    西藏有数千公里边境线,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西藏军区政委王增钵告诉记者:“近年来,我们结合地方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边防驻军的优势,把人力物力及时投向边远农牧区,以富民强边的行动,实现对西藏经济的整体拉动效果。”

部队官兵参加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林村抗洪抢险(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赵海波 摄)

    “现在真方便,从山上捡的新鲜野生木耳6个小时就可送到拉萨。”数着贩卖木耳挣来的钱,亚东县农民欧珠满脸兴奋,“这都得益于部队官兵为我们修的‘致富路’。”

    欧珠所讲的“致富路”,是指3年前某边防团修建的边防公路。这条路修通后,欧珠从村里到县城只要2小时。路通了,信息也灵通了,欧珠和许多村民纷纷外出经商、打工,走上了致富路。

    近几年,西藏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相继开通,大部分地区通拉萨的路都修成了“黑色”路面,甚至许多边境县、乡都通了水泥硬化公路。

    谈到“水涨船高”的感受,西藏边防官兵最有发言权。许多边防部队官兵感慨地说:“过去解放军为西藏人民打通了内地连通西藏的‘天路’,又开辟了航空线路。如今,正在实施中的‘县县通’、‘村村通’工程,又为我们边境巡逻执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日喀则军分区政委余琨向记者介绍,驻守在珠峰脚下的某边防连,5年前到边境地区巡逻只能依靠步行,来回一趟要一周左右。自打当地政府修通了边防简易公路后,巡逻车可开到山口,同样的巡逻任务只要两天时间,这不仅满足了边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大大促进了当地驻军的边防建设。

    今天,走在拉萨街头,不论是开车的藏族的士司机,还是工地上忙碌的建筑工人,手机早已是他们手中最普通的通讯工具。

    而这一切,同样离不开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的大力援助。1997年,西藏驻军投入十多万人次,艰苦奋战3个月,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信线路——“兰—西—拉”光缆工程。之后,他们又完成了“拉日”、“拉林”等区内骨干通信光缆线路的铺设任务。记者从西藏军区通信部门了解到,就连拉萨群众第一次看上电视节目,也是部队建起的拉萨卫星地面接收站转播的。

    (四)

    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芒。

    近日,驻藏某部再次来到堆龙德庆县柳梧乡,为该乡平整道路、打扫卫生,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牟洪兵 蒋齐)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告诉记者:“西藏经济走上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与驻藏部队长期参与和支援分不开,特别是他们主动参与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危难时刻敢于打攻坚战。”

    50年间,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帮助地方实现了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等行业的第一次跨越后,又协助当地政府建成了以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这些涵盖了能源、采矿、制药、食品加工等20多个门类、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培育出了“拉萨啤酒”、“奇正藏药”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企业。

    2005年8月,藏北羊八岭,一场大雨倾盆而至,青藏铁路羊八岭特大桥施工被迫中断。气象部门预报:两天后,这一地区将迎来年内最长的降雨期,然后将是长达半年的冰冻季节。如果不赶在雨期前完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将推后一年。

    风雨无情人有情。接到命令后,驻藏某部500名官兵冒着狂风暴雨迅速出动。经过连续31个小时高强度突击,终于把红旗插在滚滚拉萨河畔。看着满身泥泞的官兵,负责现场指挥的刘兴处长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从你们身上,我终于明白了解放军当年是怎样把路修进拉萨的!”

    刘兴说的路,是指雄踞世界屋脊的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在这两条公路上,4000名将士将鲜血和生命化作了永恒的路基。在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的帮扶下,今天的西藏已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少活20年,建好新西藏!”西藏军区原政委任荣的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高原军人。

    在山南,父辈都是农奴的昌珠镇牧民次仁,拿着部队官兵帮他修建的新楼的钥匙对记者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部队的无私援助,我下辈子也住不上这样的好楼房。”

    2003年起,驻藏部队出动数万人次、机械设备千余台次深入农牧区,参加水电改造、乡村公路、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等工程。按照“就近、实用”的规划,截至目前,驻藏部队已在西藏建起了200多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援建点。(记者 王卫东 通讯员 郭丰宽 向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