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中国最大生态保护项目使“中华水塔”重现生机

2014-03-13 21:11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新华网西宁9月20日电 题:中国最大生态保护项目使“中华水塔”重现生机

    新华社记者 何伟 骆晓飞

    47岁的格莱尼玛是中国三江源区一名普通的喇嘛(藏传佛教僧人)。23年来,他在宗教生活之外,还用镜头记录着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让格莱尼玛颇感欣慰的是,近年来,在中国政府和当地牧民的共同努力下,他的家乡雨水增多了,牧草长好了,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三江源区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资料图片:3月6日,几只藏原羚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公路边觅食。新华社记者 杨寿德摄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中国最重要的河流长江、黄河以及另一条国际河流澜沧江均发源于此,它们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现代气象科学证明,世界气候无不受着以三江源为核心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影响。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三江源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不合理开采等因素影响,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鼠害肆意蔓延,冰川萎缩消融,千里草原沙化、退化,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甚至威胁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全流域的生态安全。

    监测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起,黄河上游曾连续十几年出现枯水期,年平均径流量减少22.7%,源头数次断流,大批湖泊干涸。当地草场退化面积一度占到了草地面积的70%。

    三江源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3年起着手开始治理。2005年,中国政府规划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
   2006年,青海省政府决定,在三江源区停止一切矿产资源的开发,并取消对当地政府进行GDP考核,而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政府官员的最大政绩。

    资料图片: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加吉娘移民新村的几名藏族儿童在村外玩耍(2007年9月1日摄)。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进展顺利,截至2007年上半年,已完成6000多户3万多人的安置工作。 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 摄

    与此同时,随着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实施,四年来,三江源区已经有近5万牧民告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融入城镇社区。

    四年前,东宝与388户、1800名藏族牧民一起,自愿地离开他们世世代代放牧为生的草原,搬迁到青海省玛沁县城郊一个移民社区,后来经过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后,正式成为当地藏毯厂一名“产业工人”。

    东宝说:“我们是为了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而搬迁的。”

    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三江源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几年来,众多搬迁牧民生态保护的观念已扎根心中,这种转变对他们以及其后代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是生态保护工程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4年来,采取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22项措施,已经累计完成投资24亿多元,生态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东宝的故乡——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的青海省玛多县已成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性措施逐见效果的缩影。

    四年前,新华社记者在玛多县采访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风沙蔓延,草原退化,大批湖泊干涸,越来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沦为“生态难民”,移居他乡。   近日,记者再到玛多县,看到的景象却是成群结队的藏原羚、藏野驴在湖边觅食、嬉戏,千里草原上野生动物、羊群与牧民和谐共处的场景,玛多重现了昔日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

资料图片:三江源头的草原湖泊(新华社发)

    李晓南说,在近年来降水量增多、地面植被恢复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三江源区水源涵养功能有所增强。据遥感监测,三江源地区大于等于一平方公里的水体为226个,总面积为5785.50平方公里,比2006年增大261.25平方公里。

    随着生态工程的稳步实施,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恢复效果开始显现,出境水量有所增加,向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中下游输出的水资源保持了优良水质。2006年以后的监测中,三江源区饮用水水质皆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

    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研究员认为,三江源区在经历近30年的持续退化后,出现生态恢复的新趋势,再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除了这一地区近年来降水量增加等气候良性变化外,主要得益于积极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

    李晓南说,为了让三江源区重返“生态天堂”,青海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以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