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38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新华网拉萨3月28日电 题:笑容绽放在西藏人民脸上——西藏干部群众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纪实
新华社记者
初春的雪域大地充满喜庆气氛,笑容绽放在人们脸上。连日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载歌载舞,以各种方式庆祝第二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日,欢笑中饱含着抚今追昔的深深思考……
“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3月28日,江孜县班久伦布村村民米玛顿珠亲手将国旗挂上了自家窗口。他说:“我就是想表达感激的心情。没有新中国的成立,没有民主改革,我这个世代为农奴的家庭就不会有现在的好生活。”
3月28日,布达拉宫广场附近的商铺挂起国旗。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米玛顿珠家对面,是目前西藏保存最完好的农奴主庄园--帕拉庄园。这位75岁的老人在这个庄园度过了青少年岁月。谈起当年做朗生(家奴)的生活,老人顿时神情凝重,嘴唇微颤,目光注视着前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终日受虐的年月。
他曾是庄园里的裁缝,妻子是庄园主夫人的女佣。朗生院里一个7平方米的土坯房就是他们的家,地上的两堆土坯算是“床”,墙上一个书本大的窟窿算是“窗子”。“当时每天都吃不饱肚子,饿得不行了就喝水。”他说,“我们夫妻被殴打过多次。有一次,我老婆伺候庄园主夫人时不慎摔坏了一个杯子,被管家用皮鞭狠狠抽脸,十几天后脸才消肿。”
旧西藏,占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着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百万农奴一无所有,被当成“会说话的牲畜”。旧西藏法典将人分为三等九级,下等人的命价仅等同于草绳一根。农奴主以各种酷刑,如鞭打、挖眼、剁脚、断手等维护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挣扎在极其残酷和贫困的人间地狱。
那时,广大下层僧人的生计同样艰难。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哲蚌寺62岁老僧人土旦旦增告诉记者:“说句心里话,民主改革前,西藏是一个黑暗、残酷、愚昧、剥削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极差,广大群众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影子。”这是旧西藏农奴唱的一首民谣。另一首民谣唱道:“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这些描写农奴苦难的歌谣,高二学生索朗卓嘎都会唱,是爷爷奶奶教给她的。这个在新社会出生、在拉萨北京中学读书的少女说:“我知道那个时候,和我同龄的孩子经常挨打,和牛马睡在一起。我觉得他们好可怜,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新社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新旧西藏命运的变迁有目共睹,不容置疑”
近几天,记者参加西藏各界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各种集会,到处都听到人们对达赖集团谬论进行批驳。代表封建农奴主残余势力的达赖集团罔顾历史,颠倒黑白,极力美化封建农奴制度的旧西藏,鼓吹旧西藏比今天的新西藏“更加文明”。
亲身经历了西藏新旧社会变迁的西藏百姓对这种论调十分愤慨。66岁的老阿妈央金卓嘎家住拉萨拉鲁小区。她告诉记者:“我因为生在旧社会,所以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我最大的安慰是我的儿女们能够成长在新西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现在,我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她所学习的专业也是很热门的计算机专业。”
她激动地说:“我们现在有吃有喝,有人权,有宗教信仰自由。达赖集团妄图分裂西藏,妄图破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广大西藏人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无论达赖集团如何煞费苦心、百般狡辩,也改变不了旧西藏黑暗、野蛮、残酷、落后的事实。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副主任加孜·年扎深有体会地说:“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了解,旧社会广大农奴既没有人身自由,又过着苦难的日子。”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阿沛·晋源认为,达赖集团歪曲西藏史实,更加暴露了他们妄想复辟其黑暗、残酷比中世纪欧洲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反动图谋,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达赖及其政治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段上的欺骗性。
“只要对旧西藏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那是个‘人间天堂’。新旧西藏命运的变迁有目共睹,不容置疑。”拉萨退休干部达瓦次仁说,“达赖集团的险恶用心其实非常明显。我们要时刻与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破坏。” “五十载跨越上千年”
28日一早,日喀则私营企业家多拉带着手下全体员工,在自己公司门前的空地上庄重地举行了一个升国旗仪式。他说:“如果换在旧社会,像我这样的平头百姓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大出息。”
这位出身木匠世家的农民,凭着过人的精明和胆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做运输和农机生意,40岁出头就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说:“感谢改革开放,这是我‘脖子以下的话’。”他的意思是“心里话”。
3月28日,来自西藏的手工艺人在展厅演示藏族手工艺术。当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暨“雪域宝鉴——见证西藏历史、弘扬藏族文化”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回首半个多世纪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西藏人民感慨万千。很多人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对新生活的热爱。
拉萨市政协副主席拉宗卓嘎提到一个细节。在拉萨近郊堆龙德庆县有她的亲戚,以前她在那里看到,有的妇女前一天夜里生了孩子,第二天早上就要去很远的河里背水,非常苦。而现在,院里水龙头一开就可以接水了。
在她看来,这件小事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西藏百姓的生活日益步入现代化。她说:“现在我们纪念百万农奴解放日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忘记了旧社会的苦难,就不会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现在我住的房子不比原来庄园主的差。”昔日的朗生米玛顿珠骄傲地说。今天,在已成为旅游景点的帕拉庄园四周,崛起了一座座气派的新居,新居的主人就是当年帕拉庄园的朗生和他们的后代。“以前每天只想何时能吃饱肚子,真没想到有一天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他说,“我就想多活几年,多享受享受现在的生活。”
物质生活的改善让西藏百姓欣慰不已,精神生活的丰富更让西藏百姓常怀感恩之心。
21岁的珞巴族女孩巴桑卓玛来自林芝偏远落后的排龙乡唐通村,小时候,“上学”曾是她奢侈的梦想。在援藏干部的帮助下,她走出家乡,如今已是西藏大学的一名学生。她说:“现在我们村里的孩子去外地上学,不仅不用花太多的学费,还能享受到生活补助,我和我的家乡便是党和国家优惠民族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民主改革51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天的西藏,人们习惯于用“五十载跨越上千年”来感叹西藏发生的沧桑巨变。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感叹:“西藏民主改革不仅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崛起,还揭开了西藏百万农奴人权历史的新篇章。今天,当我们通过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来回顾新旧西藏的历史时,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民主改革对西藏、对全中国的巨大历史意义。”
3月28日,西藏各族各界在拉萨举行座谈会,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一周年。这是座谈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