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对口援藏变“输血”为“造血” 引领珞巴族奔小

2014-03-13 20:30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新华网拉萨6月23日电(记者罗布次仁、拉巴次仁)近年来,我国对口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强,作为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的厦门市援藏干部,始终把改善我国人口最少民族之一的珞巴族生产生活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持续不断的援藏,昔日贫困落后的珞巴族群众开始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资料图片:米林县珞巴族民俗村才召村里的每一家都有田园式的庭院。摄影:曹阳(图片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从民房到别墅

    珞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在西藏和平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还处在奴隶社会里,“刀耕火种”“刻木记事”。

    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多年来,珞巴族群众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生产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时过境迁,昔日居住在深山原林或山洞的群众大多住进了新房,但一些群众居住条件依然艰苦。
  “我们严格按照援藏资金和项目重点向农牧区倾斜、重点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大力帮助米林县发展农牧区经济。同时,从改善当地群众居住条件开始着手。”厦门市援藏干部、米林县县委书记刘金柱说,2006年,厦门市援藏干部针对才召村珞巴族群众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差的状况,在充分调研和反复征求珞巴族群众的意见后,对才召村实施整村安居工程建设。

资料图片:才召村里的每一家都有田园式的庭院 摄影:曹阳(图片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据刘金柱介绍,在才召新村项目建设中,厦门市援藏工作不仅按照“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功能齐全、整体实施”的原则,投入援藏资金140多万元、争取福建省援藏资金100多万元、国家民委资金200多万元,为36户珞巴族群众新建了住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广场、麦场、村内道路、供水设施、电路改造等。

    厦门市援藏不仅改善了珞巴族居住条件,而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珞巴民族特色、珞巴民俗民风和旅游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等融入才召村建设中,为今后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

    如今,一个崭新、整洁、生态的才召村呈现在世人面前,珞巴族群众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房子。

    “我们珞巴族从‘山洞’到民房、从民房到珞巴特色‘别墅’,实现了二次变迁,这都要感谢政府,感谢厦门援藏干部。”才召珞巴民族村村委会主任达瓦激动说。

    从打猎伐木到生态旅游

    在民主改革前,珞巴族世代以打猎、伐木为生。随着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加强,如今,越来越多的珞巴人放下弓箭,走出深山原林,从事运输、加工、旅游等行业。

    但由于米林县市场经济仍处于培育初级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和利用好当地丰富的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而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米林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厦门市援藏干部经过深入调研后,立即把发展旅游作为推动米林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速度的切入点,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在厦门市举办的各种投资洽谈会上,厦门市援藏干部都会带来米林县旅游开发项目。

    在2008年厦门市“9·8”投洽会上,投资1亿多元的扎贡沟景区开发项目正式签约,并于2009年5月投入运行;2009年厦门市“9·8”投洽会上,又成功引进西藏雅江集团投资500万元对才召珞巴民族村进行整村旅游开发。此外,厦门市还投入援藏资金100万元对扎贡沟景区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如今,厦门市援藏干部依托景区的开发,成功开辟了珞巴民俗文化体验游精品路线,积极引导珞巴族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帮助群众开办家庭旅馆、组建珞巴民俗表演队。2009年,米林县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当年仅南伊乡珞巴族群众创收10多万元。

    资料图片:近日,米林县举办了第三届珞巴民俗暨藏医药文化旅游节。图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俗文艺队为游客表演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麦正伟 陈林 摄(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从贫穷落后到幸福小康

    厦门市援藏干部结合米林县特点,改变“输血”援藏为“造血”援藏,实施“项目带动、特色产业拉动、生态旅游业推动”,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共8大类31个子项目,总投资3550万元。目前,援藏投资已突破5000万元大关。

    如今,珞巴族群众生活条件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据统计,到2009年,米林县农牧民收入达到5200多元,在西藏各县中名列前茅,其中,南伊乡珞巴族群众人均收入达到了5700多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所有珞巴族农牧民都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珞巴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通电、通车、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90%的家庭通了电话,65%的家庭有了手机。

    今天的珞巴人将“珞巴箭”“珞巴刀”等过去原始生产工具当作纪念品,或是悬挂在墙壁,或是在节日期间佩带在身,而汽车、摩托车、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工具正成为珞巴人的“新伙伴”。昔日破旧的民房被珞巴特色的别墅代替了,昔日风景秀丽的山沟,如今为珞巴族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昔日贫穷落后的珞巴族,如今正大步迈向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