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格桑顿珠:西藏首位外科医学博士

2014-03-13 20:16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医学很浩瀚,我目前所学的很有限,有生之年如果能使西藏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都能在西藏当地就医治疗,那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格桑顿珠说。

  37岁的格桑顿珠今年刚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获得了外科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成为西藏历史上首位外科医学博士。

  戴着一副黑边眼镜的格桑顿珠长得温文儒雅,很有学者风范,谈吐风趣,知识积淀深厚。

  格桑的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珠峰脚下定日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的他,从小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由于家境并不宽裕,在人手不足时,他常要下地干农活。

  “放羊放牛,锄草割麦等我都会做,可能那时候农活干多了,至今我的手都不太像个外科大夫的手,又大又糙。”他笑着说。

  九岁才上定日县完全小学的他,开始成绩一般。恰逢1985年开始有了国家的“智力援藏”的好政策,从此,为了能够走出山谷,感受内地的气息,格桑顿珠非常勤奋地学习,最终以定日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昌西藏中学。

  在南昌学习的几年中,通过努力,从初一开始,他的每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1990年他被保送到北京西藏中学高中部。

  初中毕业后他回了趟老家,才发现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已相继去世,家人怕影响他的学业,没有告诉他。

  “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一个小小的肺炎夺去了二老不到六十岁的生命。这让我悲痛万分,也坚定了我学医的信念,我一定要当一名医生,为改变家乡落后的医疗条件出一份力。”他说。

  1993年,格桑顿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外科大夫。

  然而,在几年的工作中,每每面对疑难复杂的疾病,面对患者渴望的眼神,他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医学知识仅仅是杯水车薪,所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深造。

  他说:“自己蹩脚的英语怎能通过全国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呀?这是我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为了能够快速提高英语水平,他每天上下班的路上都背着英文单词。“那个时候做梦都梦见自己在背单词。”他说。2002年,他顺利地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格桑顿珠说,神经外科是相对新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在西藏起步晚,相对内地比较落后。而神经外科脑血管部分的疾病在高原地区相对高发,也非常致命。

  “我曾亲眼目睹周边不少病人因脑血管意外来不及跟家人道别便撒手人寰,在临床有太多的悲剧发生,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就促使我致力于神经外科的学习和研究。”他说。

  格桑顿珠在硕士学习期间拜师于中国著名的脑血管外科专家赵继宗教授门下,2007年,他再次考取了赵继宗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多年的勤奋学习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格桑顿珠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博士论文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论坛一等奖,他本人获得了2010年度中国神经外科院士王忠诚的“王忠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他还受邀参加今年11月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八届亚洲神经外科年会”,他的毕业论文被选为大会论文报告,这也是西藏神经外科界第一次在国际学术会上亮相并作学术报告。

  格桑顿珠的论文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上,为颈内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患者提供了又一新的治疗方式,对保证其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说,在西藏,由于高原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原因,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较多,目前在西藏很多地方只能是药物治疗,还没有开展手术治疗。

  谈到将来的打算,现任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格桑顿珠说,他在神经外科领域重点以脑血管疾病为主,如动脉瘤、高血压性脑病、高血压脑出血等,他将把这些对西藏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又很棘手的脑血管疾病,作为重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