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杨明洪:用研究成果介绍一个真实的西藏

2014-03-13 20:14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藏学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在此过程中也涌现了大批在藏学研究领域卓有成绩的学者,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学杨明洪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杨明洪教授,认识的人都会说他既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更是一位亲切的朋友。在工作中他是一位有着融贯中西学识和严谨治学态度的学者,在生活中他又是一位正直诚恳、亲切热忱、值得信赖的朋友。他常说“如果你是朋友,就常来常往;如果你是老师,就多给教诲;如果你是长辈,就多给鼓励;如果你是亲人,就多给理解!”正是这种鲜明的人格魅力使得他与他的学生及科研团队在藏学研究的沃土中不断耕耘出累累硕果。

秉烛达旦工作的杨明洪教授
秉烛达旦工作的杨明洪教授

  激情笔耕缘起西藏

  杨明洪教授是从2000年开始专门从事藏学研究的,当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2002年对他的学术生涯来说是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承担了四川省委民族工作委员会重点招标项目《四川民族地区实现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从此,他开始转入更加系统、更加深入地思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领域。

  2003年,经友人介绍,他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罗绒战堆研究员(后来他也成了杨明洪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之一)结识,参与了国家重点项目《新世纪西藏反贫困问题研究》,因此在2004年7月,他被安排去西藏考察。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西藏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并在那里呆了一个月左右。在这期间,他与西藏农牧民同吃同住,近距离观察了解了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由此获得了许多真实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随后他又申报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并参与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项目《西藏和谐社会建设中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课题的研究。2006年1月,他被推选为了四川大学“985工程”二期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主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研究工作。

  随着这些研究的开展,他每年都要去西藏进行田野调查,而这些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也进一步点燃了他研究创作的激情,仅2006年一年中,他就主笔撰写了《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合作主编了《中国藏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西藏农村发展前沿报告》(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等一系列著作,并在《中国藏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系列论文。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间,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藏学研究的新情况,他又远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研究所(NIAS-Nordic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专门从事了一年西藏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交流。

  西藏变化事实胜于雄辩

  杨明洪教授认为,西藏在他眼里就象一本精美的图书,不过,他又谦逊地说他“只不过刚刚才读到它的扉页”。从2004年开始,杨明洪教授每年都进藏调研,虽然停留时间长短不一,但每一次西藏之行都会给他带来新的感受,新的认识。例如:他们在扎囊县德吉新村连续进行了4年的观察,通过这四年的比较,他们发现西藏经济社会变化很大。2007年,他们驻村调查时,该村当时共有733人,有拖拉机51台,微型货车4台,而今年8月再去调研时,他们欣喜地发现,除了每家都有拖拉机外,村里还增添了7台大型货车,13台农用车。

  他还注意到,该村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宗教生活的世俗化。2007年4月调查的时候,多数村民最希望的是村里修建一座寺院,今年8月,当他们在该村又问了同样的问题时,多数村民却认为,解决他们的饮水问题是最迫切的,他们说寺院可要可不要。同时,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全部青壮年和未婚女青年都外出务工,其中有17个女青年把汉族男朋友或者丈夫带回村里一起生活。

  从农牧民生活水平来看,他以一名职业经济学工作者的视角发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被严重低估了,现在官方的统计大约4000元,但实际上要达到7000元左右。不然他们的生活不是那个样子,我在农村通常看到,城市人使用的冰箱、彩电、手机、电话、摩托车几乎已经普及,在一些地方大卡车、小轿车也会常常见到。我经常对自己说,很多方面比我们老家四川省南部县农村的生活水平高多了。当然,也有一些贫困户,但农牧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四川山区和丘陵地区。西藏之所以有这样好的发展势头,是党和政府多年对西藏实施的大规模扶持政策的结果。因为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育程度低于内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都很差,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西藏经济社会是没有办法实现快速发展的。”

  用学术开启介绍西藏的一扇窗口

  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丹麦进行学术交流期间,让杨明洪教授也深切感受到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西藏的认识存在着误区。例如:在丹麦的时候,丹麦支持西藏委员会主席Anders Anderson 邀请杨明洪教授去他家做客,在大使馆的帮助下,杨明洪教授与他见了面。通过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谈话,杨明洪教授发现,他对西藏(包括四省藏区)一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在他眼中,西藏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灭绝”、“环境的破坏”,人民没有信教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以及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西藏农牧民被边缘化、贫困化在所难免等等。杨明洪教授则现身说法,以自己在西藏多年的调研结果来说明,他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脱离实际的。

  这件事对杨明洪教授的触动很大,2008年从丹麦回国后,当年10月份,他就又去了西藏,更加投身到对今日西藏的研究当中去了,希望继续以自己的笔向世界诠释一个真实的西藏。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重要命题,以此为契机,杨明洪教授作为总主编,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系列丛书,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科学内涵进行阐述,也向世人展示了西藏发展的最新情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杨明洪深深地体会到,藏学研究有着与其他学科领域不相同的特点。“藏学研究有着明显的应用性,应该为治理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服务。西藏在自然、地理、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与祖国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内地的经验无法简单照搬到西藏,这需要藏学研究者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可供参考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在培养学生时,杨明洪教授除了对学生做到“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外,还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他说他也高兴地看到,他指导的学生及越来越多的博士研究生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取得博士学位后,到其他研究机构仍然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这也说明藏学研究队伍逐渐在扩大,研究网络在不断扩大。杨明洪及他的团队也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着西藏,解读着西藏,传播着西藏。

  附:杨明洪简历:

  杨明洪,四川大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现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兼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技术和学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优秀博士后。

  先后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转载22篇,7篇论文被大型国际会议接受。独立出版专著9部(含第一作者),合著9部,主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主持省级重点科研课题2项,主持完成省内应用性调研课题2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

  杨明洪教授从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研究,并与丹麦等国研究西藏问题的专家进行广泛的合作,主持翻译了一些西方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