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1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大抵游人经过一番惊魂曲折之后步人仙境,总会纵情高呼,然后陶醉得忘记了自己的存在。面对瓦村,我无疑是陶醉了。瓦村对面是雪峰,雪峰下是然乌湖,这个村落就是然乌湖孕育出的女儿。“弄瓦之喜,是为瓦村”。
一村一天堂
常听驴友们说去然乌湖一定要去云瓦村住上一晚,不仅为了行程方便,更重要的是瓦村的风景。由于瓦村降水多、湿度大,是青藏高原最湿润的地方,温和的气候让村民们不但放牧牛羊,还靠务农为生。所以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江南气息的高原桃源,桃源之中的桃源。
去瓦村的路沿着山势起伏,有时在半山腰,有时又降到和江面差不多平,江水流量很大,奔腾汹涌,卷起一个个漩涡来,转个身又继续往下奔。公路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有的路段山体上罩着巨大的网兜,用来挡住山上的落石。路边不时闪过道班的工人和在此地驻扎的战士,还搭着小帐篷,这些人,看来是日夜守在这里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兵,是对勇气和耐心的一种极大的考验。他们或许就是《一路格桑花》里人物的原型,向这些李青格们致敬!
到瓦村已是下午,太阳斜斜地挂在雪山旁边,如同白衣仙女耳坠上的一个金色铃铛。遥遥的,溢出些光彩,让路边的草垛生出金芒一片,花了眼,迷了心。放低眼眸,山腰上缭绕着雾气,一团一团地,看不真切。再往下,豁然一片亮丽的颜色涂抹点缀在一片不大的坡地上。橙色、黄色、绿色、白色,错落混杂,点燃了秋的气息。这个季节,正是高原最美的时候。河水从青稞地边上哗哗地流过,收割后的青稞堆成一个个小草垛,村里忽然浮现出家乡的麦秸垛,本以为现已无处寻觅,却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类似的场景,不由得又生出温馨亲切的感觉来。村里的房屋用木材建成,有两三层。门上漆着鲜艳的色彩,周围是杂木和石头砌成的栅栏,离得近的一个院子里,有条牛站在那,低头动了动嘴,俄尔抬起头,慢慢地咀嚼着,尾巴不时的摆动一下。远处另外一个院子,渐渐地有炊烟升起来,袅袅逸到半空,和山腰的云雾纠缠成一家。
眼前的景色太丰富,以致我竟关闭了其他的感觉,什么都忘了,就那么傻傻地站在那看着,一动不动,直到周围小孩儿们上来围成一圈,好奇地看着我们不停地说着什么,我才醒悟过来。村子靠公路的边都用栅栏围着,人进不去。我问孩子们怎么才能进去?他们笑看着我,很明显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于是我比画着,指指里面,表示我想进去。 一个七八岁的眉目清秀的男孩显然是他们的头,他一下就明白了我的意思,麻利地走到栅栏边,搬开两块木板,腾出一个能让人钻过去的缝隙来。等我们个个鱼贯向入,他再把木板原样放好。聪明的小家伙!其他地方的孩子或许同样机灵,却没这么懂事儿。
一笑一世界
孩子们听不懂我的话,村子里也看不见大人,好容易有个女人背着一捆柴走过来,我朝她笑:你好!她也羞涩地向我笑,可是看样子,也是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在西藏,只要你朝人家笑,人家回你的,必然也是一脸淳朴的微笑。那几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如果在大城市,你无缘无故地对一个陌生人笑的话,对方不把你当成神经病才怪,可是在西藏,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没有人会拒绝一个满脸笑意的人。
夜宿在一个藏族人家里,可惜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驴友们所说的美丽夜景也就泡了汤,幸好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同样让我们感到温暖欣慰。
早上醒来,出去转悠。天还是阴的,空气湿润清凉,怕感冒,穿了两件衣服,还是有点凉飕飕的。七点钟在这里还很早,主人家里可爱的小女孩儿已经背着小背篓在河边草地上捡牛粪了,远处也不时传来其他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应和声。这群小精灵们已经开始独自扮演生活的一个固定角色了,这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或许这也是瓦村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渐渐地,每家每户院子里都升起烟来,开始还以为是炊烟,转念想炊烟没这么小,升腾起来的位置也不对,继而想起这是藏族人们在煨桑。袅袅的桑烟和清晨的雾气纠缠成一方纱巾,越远越朦胧,而眼前的房屋清晰、干净,看上去却像幅五彩丹青。此情此景,犹抱琵琶半遮面是最好的形容了罢。
吃过用昨天的鸡汤下的面条,出发。太阳也爬过了山尖,天地顿时不一样了,一切都变得像水晶般通透明亮,树木投下的阴影,弯曲的河流,坡地起伏的线条,在五彩的山峦前面,汇聚成一幅明媚的画。整个村落似乎被阳光唤醒,扯下朦胧的面纱,变成活泼的少女,浑身洋溢着青春靓丽的气息。
上车的时候,那帮孩子都恋恋不舍地看着我,嘴里不停地说着“扎西德勒”。我忍不住又跳下车,给他们拍照。那个领头的男孩,颇有些大将风度,一直沉静地微笑着,看那气质,根本不像是个闭塞的山村里的孩子。
晶莹的雪山、静谧的湖水,悠闲的牛马、金色草垛,蜿蜒土路、错落的木屋和袅袅的炊烟……淳朴而简单,那是藏族人的生活,而这份宁静与自然正是都市人心灵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