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日喀则暴风雪灾害抢险救灾纪实:大灾面前

2014-03-13 19:3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新华网拉萨2月15日电 题:大灾面前 我们心手相连——西藏日喀则暴风雪灾害抢险救灾纪实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 边巴次仁 文涛

    大雪纷飞,狂风肆虐,群山里、城乡间、牧场上一片白茫茫。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车辆被困,近800名农牧民失去联系……近日,西藏日喀则地区12个县遭遇暴风雪灾害,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灾区党政军民众志成城,鏖战暴风雪,谱写了一曲抢险救灾的壮歌!

    救人,不抛弃不放弃

    2月7日,7名游客驾车到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口岸旅游。22时左右,他们行进到海拔5000多米的通拉山顶,突然遭遇强暴风雪,无法继续前行,被困山顶。

    “山顶风极大,能见度只有几米远,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在车外行走呼吸都十分困难。手机也没有信号。”游客陈伟回忆当时的场景时仍心有余悸。

    在山上苦熬一晚后,第二天,游客们找到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地方,向聂拉木县求救。得知消息后,聂拉木县党委政府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组织营救。

    然而,持续的暴风雪已将县城通往通拉山的道路阻断,根本无法行车。救人要紧!8日21时,一支由亚来乡干部、乡边防派出所武警战士、土龙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27人救援队,顶风冒雪徒步向山上进发。

    9日凌晨4时,在被困游客近乎绝望时,救援队赶到了。“见到他们的第一刻,我就坚信我们肯定能够活下来!”陈伟说。

    雪大、风疾、气温低、高原缺氧,下山的路同样艰险。游客何嘉说:“当时的天气太恶劣了。我走了不远,哮喘病就犯了,喘不过气来。救援队员们轮流背我往山下走。”

    9日中午,在救援队的带领下,7名被困游客终于安全到达亚来乡政府。“当时真有回家的感觉。”获救后的陈伟感慨万千。

    亚来乡副乡长罗布次仁是救援队成员之一。当记者13日在亚来乡政府见到这名藏族汉子时,他没有过多讲述营救过程的艰辛,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这7名游客只是此次日喀则暴风雪灾害中被营救人员的一部分。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不抛弃、不放弃,贯穿抢险救灾整个过程。

    截至15日,抢险救灾人员共在受灾地区解救被困车辆39台,人员294人;因灾一度失去联系的3个乡镇4个村、793人,均已取得联系,未新发现人员被困情况。

    抢通,争分夺秒

    “太冷了,头有点胀痛,不过还能坚持。”在海拔5000多米的通拉山雪阻路段,武警交通二支队装载机操作手邢多成憨笑着说。

    干了这么多年机械操作手,邢多成说自己还没见过这么厚的雪,刚刚清理过的路面,一阵大风过来,又是一层厚厚的积雪。

    通拉山上,平均积雪厚度超过1米,近期平均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遍山的积雪反射着耀眼的阳光,让人几乎无法睁眼。高海拔加上七八级大风,更是给抢通造成了困难。

    但是,困难并没有阻挡抢通队伍前进的脚步。

    经过日喀则公路部门和武警交通二支队的奋力抢修,因暴风雪中断了5天的318国道中尼公路聂拉木县至日喀则440公里路段,于11日14时恢复车辆通行。

    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更艰险的任务还在等待着公路抢通队伍。“雪阻路段虽然只剩下20公里,却是这次中尼公路抢通难度最大、最危险的一段。路面平均积雪1.5米,最高的积雪超过7米。”自治区公路局局长占堆说。

    占堆是此次公路抢通队伍的一线负责人。他所说的“最危险”路段,就是总长33公里的聂拉木县城至樟木口岸段。这段公路位于高山峡谷区,天气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风雪交加,抢通条件极差。

    然而,公路交通的干部职工和武警交通部队的官兵,依然砥砺奋进,鏖战风雪。一百多人的队伍、十几台大型机械,每天早上8时便进入积雪覆盖的公路,经过一天坚韧、勇敢地搏击风雪,每天20时才收工。

    14日中午,这条被大雪阻断了7天的公路终于顺利抢通。

    同样奋战在抢通一线的,还有中国移动西藏公司的抢修人员。暴风雪灾害导致聂拉木至樟木口岸之间光缆损毁严重,樟木镇及沿线6个基站中断。公路不通,光缆抢通人员只能负重徒步向前挺进。

    13日晚上,樟木镇恢复了移动通信。至此,西藏因暴风雪灾害导致通信中断的地方,移动通信得以全部恢复。

    经过抢险人员的连续奋战,目前聂拉木县的电力、通讯和公路均已恢复。日喀则灾区所有受灾县县城道路均已抢通,交通部门管养的所有省道、专用公路、县道和绝大部分村道恢复通行;除少量行政村外,灾区的受损通讯、供电设施也已基本恢复。

    灾情发生后,自治区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救灾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抢险救灾工作。西藏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迅速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抗灾救灾工作第一位,全面搜救雪灾被困人员。民政部门调拨救灾物资,以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有水喝、有医看。

    截至13日,自治区财政、民政部门2000万元救灾资金已到位,日喀则地区下拨500万元用于采购救灾物资。自治区民政厅下拨的15000副防雪眼镜和10000双棉鞋已运抵日喀则地区。地县两级共投入帐篷679顶,棉(藏)被、毛毯8131床,衣物20649件,口粮81.41万斤,牲畜过冬的饲草料1405.5吨。

    重建,齐心协力

    距聂拉木县城约5公里的聂拉木镇宗塔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兼有蔬菜大棚副业的小山村,在此次暴风雪灾害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据村委会主任巴桑介绍,村里80座蔬菜温室大棚有75座因灾遭到破坏,大棚塑料薄膜和保暖设施几乎全部被大风扯烂、刮走,没膝深的积雪将蔬菜完全掩埋。

    村民米玛告诉记者,今年他从村里承包了10座大棚,本来3月份就可以收菜了,没想到暴风雪造成8个大棚绝收。如果不受灾,每个大棚在冬季这一季的平均纯收入有2000多元。与米玛一样,宗塔村的23户种菜户都遭遇了同样的经历。

    灾情虽然严重,然而,村民们积极抗灾自救,清理积雪、疏通水渠、维修大棚。41岁的藏族妇女次仁曲珍一边忙着维修大棚一边说:“早点儿修好大棚,就可以早一点儿种上新菜!”

    记者13日在宗塔村采访时,遇到前来指导恢复重建的聂拉木镇镇长王奎卿。“当前最关键的,是要组织村民抓紧抢修大棚,尽快恢复生产。”王奎卿说,“下一步,我们会吸取教训,支持和引导种植户加入农业保险,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

    目前,保险部门已启动“三农保险”赔付的前期勘察工作。人保西藏分公司总经理孙国新表示,将采取就高不就低的赔付原则,力争把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自治区副主席宫蒲光说:“目前,灾区的抢险工作和灾情核查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工作重点将转向灾后恢复重建,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制定灾后重建方案和相关政策,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