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9:3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今年70岁的仁增旺久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历经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也目睹了狮泉河畔的红柳荒滩成为今天一座城市的转变,用他的话说就是:这辈子没白活。
仁增旺久出生于普兰县普兰镇西德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奴,靠给领主和寺庙支差为生。他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家里吃的是带皮的劣质青稞,穿的是补了又补的破衣服、破鞋子,哪怕做错一丁点儿小事,都要被领主抽鞭子、打耳光,把头抵在领主的鞋子上磕头认错。
“我当时还小,没被打过,但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经常被打了之后回来偷偷抹眼泪。”他说。
1959年,民主改革的春风吹拂西藏,17岁的仁增旺久也投身其中,协助民改工作组开展翻译、传达等工作,并作为优秀青年代表被送往位于陕西咸阳的西藏公学(今西藏民族学院)读书。1968年毕业后,他来到刚刚起步建设的狮泉河镇,参加集体农场工作,随后又在噶尔县扎西岗和昆莎乡担任基层干部,1976年返回县机关,1988年随噶尔县迁往狮泉河镇,1995年起担任噶尔县政府办主任,直至2000年退休。
虽然老家在普兰,但仁增旺久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便是狮泉河镇,1988年开始便定居于此,可以说,他的大半个人生都与这座城市朝夕相伴。在自己从一个青春少年成为七旬老人的同时,也一点一滴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崛起。
“1968年我来到狮泉河镇时,只有今天的北京南路这一条街,以及阿里分工委(今阿里地委前身)、邮局等五、六栋房子,不到10分钟就能走遍整个城区,常住人口仅有几百人。”仁增旺久说,“那时候大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逢年过节在分工委铁皮盖的礼堂里唱歌跳舞。”
此后的几十年里,狮泉河镇虽然也在逐步发展扩大,但总体步伐较为缓慢,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陕西、河北两省对阿里地区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狮泉河镇的面貌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仁增旺久的记忆里,这短短十几年间,狮泉河镇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条道路通车,五、六栋房子完工,先后建成了文化广场、象雄大酒店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城区面积相比90年代初扩大了5倍有余。
城市在变,人们住的房子也在变。参加工作时,仁增旺久与3个同事挤在土坯房里;上世纪90年代,他住进了土木结构、带3个房间的屋子;现在,他住在砖混结构、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还与妹妹共同出资,给普兰老家的弟弟盖了一栋两层的楼房。
仁增旺久的妹妹布知生活条件也不差,她与爱人欧珠多吉居住的房子达到了420平方米,还带有门面,每年仅门面收入就有4000多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仁增旺久的老母亲曲珍依然健在,今年已经90岁高龄,是狮泉河镇出了名的高寿老人,现在由他和妹妹共同赡养。
“我们家是个典型的四世同堂家庭。”说到这里,仁增旺久开心地笑了。他的孙子江白阿旺1岁9个月大,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小家伙聪明伶俐,经常会做出一些调皮的小动作,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现在,仁增旺久每天除了照顾母亲和孙子,还要喂养9只藏鸡,日子过得充实而恬淡。对于他这样一个经历过时代变迁、岁月沧桑,又努力工作一生、为阿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老人来说,现在美好的生活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内地的城市已经有轻轨和地铁了,总有一天,咱们狮泉河也会有的。”仁增旺久说道,眼神笃定。
狮泉河人家
主题词:
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藏布居委会;新兴城市;幸福生活
历史与特色:
狮泉河是藏语“森格藏布”的意译名称。这条河流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西北麓,因为源头的地形非常像一个狮子口,一股温泉从狮子口中汨汨地涌出,所以这条河就称为狮泉河。
1966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从噶尔昆莎迁至今天的所在地,进行艰苦创业和各类设施建设,狮泉河镇由此肇兴。建镇之初常住人口只有400 人,而城镇建设的规模则是按800 人来设计,在当时还是一个较为大胆的设想。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狮泉河镇。
今天的狮泉河镇,已经成为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新藏公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功能一应俱全,夏季最高人口超过4万人。随着新藏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不断建设和昆莎机场的通航,狮泉河镇与其他地区的往来沟通更为便利,“天上阿里”也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