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立足实际规划8项重点领域改革

2014-03-13 19:2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立足西藏实际,力争在推进体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根据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公布的《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重点领域改革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区将通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等八个方面加大我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立足西藏实际,力争在推进体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今日,本报对大家关心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源配置机制、民生领域改革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重点领域改革规划》

解读(一)

1深化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支撑产业

3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4深化投融资财税金融价格改革,积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5加快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6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7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

8深化开放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能力。

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调整规范劳动关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非公经济

坚持“非禁即许,非限即准,宽进严管,强化服务”原则,放心放开放宽放胆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加快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做到“低门槛、零注册、轻税赋、强支撑、少检查、重激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营运,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国企改革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我区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切实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加强国有资本经营运作,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进一步做好在水电、物流、绿色(食)饮品、文化、勘测设计、农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高原生物、民族手工业等领域企业集团的研究论证和培育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盐业、烟草、邮政、电信、电力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就业制度

我区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城乡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为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建立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协调建立西藏生源高校毕业生到内地省(市)、企业就业的机制。建立就业援藏机制,鼓励我区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

收入分配

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劳动者收入,大力增加农牧民收入,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扶贫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高收入者收入。进一步完善西藏特殊工资政策。稳慎推进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努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市场体系

继续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经营网点向农牧区延伸,加快农牧区生产生活领域的商品化、市场化进程。完善和统一城乡市场体系,增强城乡市场关联度。建设专业化物流中心,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组建自治区级供销合作社。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流通企业信息化改造,配套建设第三方支付业务体系。依托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和那曲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业务,积极参与构建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

市场主体

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方面,我区将注重培育引导乡镇企业,支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扩大规模。加强土地、草场、矿产、水电等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行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登记、股权出质登记,鼓励和支持担保业、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健全金融体系,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强化资本运作,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加大企业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