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级藏族唐卡勉萨派传承人——勉冲·罗布斯达。(左)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古籍保护工程顺利推进,今年又有1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投入4千万元
保护唐卡艺术
在自治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会场内,记者遇见了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国家级藏族唐卡勉萨派传承人——勉冲·罗布斯达,他正请服务员帮他泡一杯浓茶。
“这段时间太忙了,我作为西藏唐卡画院院长、国家级非遗藏族唐卡勉萨派国家级传承人、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要参与的事情太多了,培养学生、参与文博会唐卡推广、唐卡作品研究……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但是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各级政府给予唐卡文化的保护、发展力度非常大,每年都有经费给非遗传承人和项目保护单位。作为唐卡画师我们非常欣慰,累一点也愿意。”勉冲·罗布斯达揉着红红的眼睛说。
西藏唐卡画院2012年1月在拉萨正式成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项目“藏族唐卡勉萨派”的保护单位。“西藏唐卡画院是我区非特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的一次有益尝试,标志着我区有了一所规范性、示范性、标志性的唐卡艺术传习、传播基地。成立西藏唐卡艺术传习基地和西藏唐卡画院,是自治区文化厅着力改善唐卡艺术保护设施条件,促进唐卡艺术保护、传承、交流、研究和展示工作的重要举措。唐卡艺术大力发展的同时,一大批新兴艺人传统理论知识缺乏的问题不断突显,我们画院的成立就旨在系统培养四大流派优秀的传承人。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现在有50多名学生。”勉冲·罗布斯达介绍说。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获悉,自2005年我区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唐卡艺术的普查、保护和传承、展示工作,有力推动了包括勉唐、钦则、嘎玛嘎赤、勉萨等不同派系唐卡艺术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唐卡已经成为我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和重要标志。
101个非遗项目
列入保护名录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介绍,总投资达10.9亿元的“十二五”46项重点文物维修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目前已下达投资4.38875亿元,资金到位率比同期增长60%。敏竹林寺等28个项目相继开工,占项目总量的66%。“今年我区20处文物点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1处文物点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我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升至5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古籍保护工程顺利推进,今年又有1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保护名录。”
“近年来,一些濒临失传,接近断代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新光彩。例如传统藏戏《白玛文巴》经过提升打造,在年内与观众见面,《诺桑王子》已进入排练阶段。同时我区全面启动了藏医药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尼玛次仁说。
在达孜工业园区,我区首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吞米岭·藏艺文博园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我们公司从一个小作坊起家,能做到今天的规模,和国家、自治区、拉萨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分不开。文博园建成后,年接待中外游客量将达200万人次,实现年均文化旅游营业收入4.94亿元,年均净利润达1.4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藏文化旅游的重要人文内容和主要旅游节点,拉萨现代文化产业集聚区和西藏最大的非遗传承人培训教育基地。”吞米岭·藏艺文博园负责人年叙·多吉顿珠充满自信的说到。
据悉,《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已通过自治区十届人大七次会议第一次审议,目前已进入二审阶段。同时我区已经完成了林芝、山南、拉萨3个地区面上古籍普查工作,那曲、阿里古籍目录编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记者 麦朵 黄旭东)